牛域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全面规范食品标签标识管理

发布时间:牛域网 2025-03-31 14:11:28 浏览量:11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将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同步实施。此次新规对食品标签标识管理作出系统性规定,重点解决当前市场上存在的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虚假宣传、日期标识不清晰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食品安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将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同步实施。此次新规对食品标签标识管理作出系统性规定,重点解决当前市场上存在的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虚假宣传、日期标识不清晰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食品安全。

《办法》核心内容解析

1、规范预包装食品标签格式要求

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需设置独立、醒目的标识区域,确保消费者能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要求必须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到期日,避免模糊标注(如“见包装某处”)导致消费者误解。

2、强化日期标注的显著性和可读性

要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需采用明显颜色、加粗字体或特殊排版突出显示。

设定最小字体高度标准,确保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能够清晰辨认,杜绝“小字隐藏”现象。

3、严禁虚假、夸大及医疗功效宣传

严格禁止食品标签标注**“预防疾病”“治疗功能”**等医疗化宣传用语,防止误导消费者。

要求食品名称、成分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反映产品属性,不得使用模糊表述(如“纯天然”“零添加”需符合标准)。

4、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明确食品生产企业、经营者需对标签标识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建立内部审核机制。

要求企业对标签内容进行合规性审查,避免因标识问题导致消费纠纷或行政处罚。

5、规范网络食品销售标签管理

规定电商平台及线上商家需在商品详情页完整展示食品标签关键信息(如成分、保质期、贮存条件等)。

要求平台加强日常巡查和抽检,对违规标识行为采取下架、整改等措施。

6、明确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对标签标注不规范行为(如虚假宣传、日期模糊等),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处以警告、罚款直至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针对屡次违规或情节严重的企业,将纳入信用监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新规出台背景与市场影响

近年来,食品标签问题频发,如“配料表造假”“临期食品篡改日期”等事件屡见报端。部分商家通过模糊标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甚至危害食品安全。此次《办法》的出台,旨在通过标准化、透明化的标签管理,减少消费欺诈行为,同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企业应对建议

全面自查标签合规性:企业需对照新规调整标签设计,确保日期、成分等关键信息符合要求。

加强供应链管理:对委托加工、贴牌生产的食品,需严格审核合作方的标签标识合规性。

培训与合规体系建设:组织员工学习新规,建立标签审核流程,避免因标识问题被处罚。